 
 
責任編輯:展會日報 來源: 日期:2009-10-27
9月27日的“2009作物科學國際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呂龍先生做了題為“國內農藥創制品種的研發現狀及思路”的講演。
呂博士1991年獲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2月至1996年9月分別在美國杜邦公司研究與發展中心和衣阿華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10月回國,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所長,現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十多年來主要從事有機氟化學、含氟高分子和新農藥創制等領域的研究工作,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2-嘧啶氧基-N-芳基芐胺類衍生物專利的第一發明人,也是成功開發新型高效油菜田除草劑——丙酯草醚和異丙酯草醚的突出貢獻者。
丙酯草醚和異丙酯草醚是新型高效油菜田除草劑,單嘧磺隆和單嘧磺酯為單取代磺酰脲類麥田/谷子田除草劑,氟嗎啉則是我國第一個真正實現工業化的酰胺類農用殺菌劑。呂博士介紹了這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農藥新品種的整個創制研究流程及相關議題,包括具有農用生物活性的先導化合物的發現與優化,對其生物活性的系統評價,毒性及生態環境安全性評價,作用機理與代謝途徑研究的重要作用,及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情況。
這些介紹對今后我國創制新農藥在開發研究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及創制工作的水平與效率、減少新品種的開發風險等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啟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