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09-06-29
據全國多個棉鈴蟲區域測報站監測,今年全國大部棉區一代棉鈴蟲幼蟲總殘蟲量偏低,當前棉花長勢較好,苗情明顯好于去年,結合6月份氣象條件綜合分析,預計今年第二代棉鈴蟲發生面積約為3300萬畝。其中,黃河流域和新疆棉區為重點發生地區;山東西部、新疆北疆大發生;山東其余地區、河北南部、新疆南疆北部偏重發生;山西、河南、新疆南疆南部和東疆中等發生;遼寧、天津、陜西、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偏輕發生。
目前,全國大部棉區棉花長勢較好,有利于二代棉鈴蟲發生危害。5月份以來,全國大部棉區熱量充足,棉花總體長勢較好,出苗率較高,苗齊苗壯,5月下旬棉苗單株真葉數4~6片,苗情明顯好于去年;一類棉田面積比率與常年比較,新疆、安徽、山東和河南分別偏高11.0%、8.3%、6.4%和5.0%,河北、江西、湖南接近,江蘇、山西和湖北分別偏低5.6%、4.4%和3.7%。二代棉鈴蟲主發區棉花生長較好,為其發生為害提供了充足的食料條件和繁殖場所。但近幾年,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棉區轉Bt基因抗蟲棉種植比率超過90%,新疆南疆也有一定面積的抗蟲棉種植,對二代棉鈴蟲幼蟲的發生有較強控制作用。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6月份全國大部棉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其中新疆大部、山西大部、江蘇南部、安徽南部等地氣溫偏高1℃~2℃,有利于二代棉鈴蟲發生為害。但山東、遼寧、安徽北部、江蘇大部降水偏多,對一代成蟲的化蛹羽化和二代幼蟲發生為害有一定抑制作用。